民航局应该规范“VIA”怎么说?虹桥进近已有很大进步!

关于进离场时,管制员指令的高度需要穿越SID和STAR高度限制时,到底需要遵守高度限制,还是听从管制员指令直接上升或者下降到指令高度,这个问题我们前几天有跟踪。
昨天飞行圈报告:
在此给上海进近管制点个赞!
高度限制
今天飞行圈继续讨论术语的问题:
首先,高度限制是谁的需求?
要不要取消高度速度限制完全是管制员的需求,无论从经济性、操作便利...
关于进离场时,管制员指令的高度需要穿越SID和STAR高度限制时,到底需要遵守高度限制,还是听从管制员指令直接上升或者下降到指令高度,这个问题我们前几天有跟踪。
昨天飞行圈报告:
在此给上海进近管制点个赞!
高度限制
今天飞行圈继续讨论术语的问题:
首先,高度限制是谁的需求?
要不要取消高度速度限制完全是管制员的需求,无论从经济性、操作便利...
我们今天关注两个离场: 离场速度要不要遵守? 以乌鲁木齐离场为例,通常如果要满足WWS43速度的要求,保持最大速度180kts,大部分机型都可以上到10000多英尺,还得保持襟翼上升,这个通常大家都不注意这个限制,这个限制大部分人也会忽略掉! 这个到底要不要遵守?算不算违反飞行程序? 离场高度很容易飞错 对于虹桥的离场: 飞行圈刘机长说:虹桥机场18R,NXD1X离场,已经1500米了,刚过...
飞行圈关注沈阳机场24号ILS下滑道的问题之后,很快就得到机场和空管的反馈,首先对机场设备进行的检查,希望未来会有一个好的反馈和结果,降低运行风险,提高航空安全。
飞行圈风险提示的讨论:沈阳桃仙机场的24号下滑道顽疾如何解决?
民航局校验中心领导刘清贵机长希望深切了解大家运行中的实际遇到的导航设备方面类似的不稳定信息,运行的危险源,希望大家能够反映运行中有哪些导航设施存在问题,请积极留言!
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运行环境!
飞行圈今天在讨论沈阳桃仙机场的24号ILS下滑道问题,这个问题似乎真的是一个存在已久的顽疾!
几乎所有的飞行员都在沈阳24号ILS进近时,都遭遇过下滑道极其不稳定,导致飞机剧烈起伏的情况,甚至飞机为了耦合下滑道会进入短时俯冲的不稳定状态,有公司还出现超过当前襟翼限制速度,造成襟翼卸载保护功能生效的不稳定进近不安全事件。
有飞行员疑惑,这样的下滑道到底怎么通过校飞的?
有飞行员认为,是不是因为飞机在下滑道...
飞行圈虹桥SID风险提示:各位,虹桥机场在进行数据更新后,使用36L跑道NXD-2X离场时存在以下运行风险:
1.离场700'转弯,通常处在人工操作阶段,尤其在带飞时机长通常忙于切换频率和通讯而忽视飞机状态的监控,易发生低空大坡度。
2.离场SS026点有明确的速度高度限制。在SS026之前通常会收到继续爬升到更高高度的指令(英文Climb and mantain ×××),但实际运行机组经过与管制证实后并没有取消该点高度限制,容...
4月4日,埃塞民航局召开记者会,在会上埃塞民航局并没有公布完整事故初步报告,只是公布了他们认为的问题,飞行圈第一时间获得了完整的初步报告,报告包含了CVR(语音记录器)和FDR(飞行数据记录器)的部分数据。这里提供给大家,供大家学习: 限于篇幅所限,我们略去已知的内容,重点看看之前大家所不知道的内容和误解。 这两张图是来自飞机的FDR的数据,数据显示,飞机最后是以500kt也就是926公里每小时,下俯...
飞行圈在737MAX空难之后,一直保持最专业的水准、求实的态度、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为全国乃至全球华人媒体介绍波音737MAX的前世今生,以及此次发生空难的737MAX机型。
秉持中立,用最专业的眼光去探寻问题的根源,并用最平实的语言介绍给大家,尤其是普通的旅客,因为航空安全的改善和飞行技术的提升一直是飞行圈孜孜追求,不断地努力的目标。
飞行圈的专业态度受到包括CCTV、凤凰卫视、东方卫视、解放日报、新京报、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