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早上9点,在海口美兰机场检查飞机时被机场一个深坑绊倒了,摔得血肉模糊。
昨天下午海口美兰机场及时联系了机长和所在公司,并对情况进行了说明:
根据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规定,机场应根据机型及气候条件,必要时应在机坪上设置地锚,美兰机场地处台风高发地区,设计规划时,在机位相应区域根据机型不同,设有6-16个不等数量的地锚,用于特殊天气时系留航空器以确保不受损伤。
美兰机场开航运行至今,尚未收到过机组对于此类问题的反映,在收到陈建国机长反映的情况后,美兰机场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对现有地锚进行全面排查,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拟采取以下措施:
1. 通过在地锚位置喷涂醒目红色标识的方式进行警示。
2. 积极论证地锚防护盖可行性。据向行业机场了解,目前国内大部分有地锚的机场,基本设置为开放式,个别设有地锚保护盖的机场由于保护盖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受到保障车辆设备碾压,有出现金属材质FOD的情况。结合以上情况,美兰机场会充分参考行业经验,进一步论证防护盖可行性。
3. 美兰机场对本场运行的各航空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及驻场单位发布安全提示,提醒机组及机坪工作人员注意观察地面地锚设置区域。
专家看点:
对于此问题,飞行圈内在航空公司做安全管理的孟斌机长是这样说的:
关于机组是不是自己看清脚下,不做睁眼瞎呢?这就是安全管理讲的导致安全事故的4个条件:
-
人的不安全行为;
-
物的不安全状态;
-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
管理的缺陷。
我们只抓一个部分,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孟机长补充:尚未收到机组的报告,是因为机组报告无门。(我)自己做安全管理的,我都找不到报告的途径,何况普通飞行员。
及时整改:
今天机长收到海口机场发来的立即整改的措施和照片。
虽然这个是临时性的补救和提示措施,但是海口机场已经在积极寻找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飞行员、机务、安全员踩入地锚坑而受伤。
对于海口机场及时的关注和回复,以及立刻进行整改表示感谢和点赞。飞行圈内很多飞行员都对这有效的沟通,积极的整改表示认可。
我们将持续关注海口机场下面进一步的整改措施。
地锚和菜刀
对于地锚的管理:举个例子说吧,大家都有菜刀,切菜的时候才用,当然有人打架也用。
但是大家在不切菜的时候都妥妥地放好,没有人把菜刀刀口向上摆到家里走道的必经之处吧?或者刀口向人摆在案板或者餐桌上吧!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伤到。
你把刀子放在必经之处,画个标志也没有完全解决刀子的潜在危害问题,你不用的时候必须放置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不能掉下来砸到人、刀口也不能对外,不能容易伤到人。
如果空间有限,你必须把刀口向安全的方向固定好,或者刀架、刀套封上,即使碰到了也不伤人,这才是有效的解决措施。
建议和意见:
1.怎么永久有效地解决这个地锚陷阱问题?
正如海口机场的反馈意见和飞行圈大多数飞行员说法一致,地锚陷阱问题在很多机场都有,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各机场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方案。
怎样永久有效地解决这个“陷阱”问题,同时也确保整改措施不会有次生隐患,造成机场区域的FOD(外来物损坏),比如被吹起、或者被压坏后砸到飞机、人员和车辆,还需要大家群策群力来解决。
飞行圈王志斌机长提供的鄂尔多斯机场的地锚图,应该提供了一个永久解决地锚陷阱的有效方案范例。
2.怎么推动其他机场的解决同样的问题?可能需要民航局。
怎么推动各个机场都来排除隐患和解决同类问题,切实做好飞行员、机务、安全员检查飞机时避免掉入“陷阱”,这个需要大家集体思考和推动。
昨天在海口,明天可能是三亚或者沈阳,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只靠个例事件来解决,而是否应该由民航局来出面要求机场排除这些隐患?
毕竟无论航空公司和机场,需要给人员和飞机提供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是基本的要求。
飞行圈专家陈喆认为:不是机场,管制不用心,不负责,是有的时候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更容易被发现,或者对另一部分人群影响更大。如何让类似的信息特别是隐患及时被发现,被传递,被利用,使得问题和隐患得到关注进而解决,这是飞行圈以及业内同仁都在持续致力改善的。
目前的很多事例,比如:
乌鲁木齐的ATIS、福州的ATIS、浦东的离场程序、哈尔滨的进离场、贵阳的不工作设备,以及今天所说的海口机场的地锚陷阱。
大部分的机场都是被说到了就立即整改,但是没说到的好像和自己没有关系,问题依旧存在。
比如说了乌鲁木齐的ATIS,乌鲁木齐改了,但是福州还是我行我素,直到我们说福州是不是ATIS按字收费才改了。
所以如果这些安全隐患或者运行中的问题,有效地解决的最终方案,可能还需要民航局层面去做进一步的推动。
3.怎么样建立有效的飞行员、机场、管制、甚至民航局的沟通交流平台?
很多时候,飞行员在机场摔了跤,只能自认倒霉。而机场也许确实有可能没有收到这么多摔倒的事件报告。
但是飞行员没有意识到,自己崴了脚,摔倒了,不全是自己不小心的原因,而更多的是机场需要解决的“陷阱”问题,航空公司需要解决的工作场所的基本安全问题,民航安全运行的基本硬件问题。
正如孟机长说的,连他一个航空公司做安全管理的人员都无法找到有效地报告的途径,更别说普通飞行员更是报告无门了。
陈喆机长补充说:很多时候,也许并不是有关单位主观故意,而可能是角度不同,没有发现问题,也缺乏收集信息,获知问题的渠道。
即使个别公司有SMS报告系统,也没有多少人会重视这些安全问题,大部分时候,批一个“下次注意”就结束了。
小节
陈喆机长:以上可以说明,只要发现了问题,有效反馈到相关部门,问题本身并不难解决。而难就难在沟通,特别是沟通渠道的建立上。飞行圈正在着力研究这一问题,近期也会有更大的举措出台。
而我们的终极目的就是对飞行日常运行的危险源进行有效地提示和沟通,分析和降低所有安全运行有关的风险,切实为民航安全运行保驾护航。敬请期待!
感谢飞行圈翻译组孟斌、陈喆、钟文斌等对本文的补充和修改,王志斌机长提供的鄂尔多斯机场地锚图。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