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是极罕见故障,但是如果发生在我们自己的飞行中,机组能像这次这个机组处理这么成功吗?
是决策场外迫降还是掉头返回机场场内迫降?要考虑什么样的因素?
松软场地迫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起落架放下好还是收上更好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当班飞行员,你会怎么考虑?
第一个问题
首先,我个人认为,对于第一个问题,可能有很多人都会因为顾虑太多而丧失机会,最终造成更大的损失;
如果这个发生在某些公司会怎么样?多半要机毁人亡了,以目前的形势来看;
飞行员必须无脑复飞一圈(复飞不了也要复飞,以证明没有你的问题);
然后再看看是不是真的失效了?
真的打鸟了?
有没有QAR三级事件?
有没有其他的原因?
起飞前为什么不看看有没有鸟?
别人不打为什么你打?
你是不是有思想上的问题?
反正飞行员肯定有问题!
怎么处置才不会被处罚?
在以上问题没有考虑周全之前,很难相信有多少人敢去做场外迫降的决策。要知道,从750英尺失去所有双发,到接地可能只有40秒左右的时间。这40秒要考虑的、做的东西有很多。
现在飞行员考虑的基本飞行安全以外的东西太多太多,以至于很多人都忘了最基本的安全是什么!
等把以上问题都思考一遍之后,这时候飞机估计早以某种复杂状态撞地了!
别怕,我说的可能是汉城以北地区的航空公司。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第二个问题
决策场外迫降还是180°掉头返回机场着陆,都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这个问题,学习小飞机的时候就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了。且不说跑道是否有其他起飞的飞机需要避让,或者跑道上有没有其他飞机,单从技术的角度我们复习一下小飞机时候的理论,也许可以获得一些指导性的参考。
以下内容摘自《机长之路~从零开始学飞行》。
这里可以需要注意的几点在双发大飞机低高度所有发动机失效后(来不及重新启动)也一样:
通常来说:在安全机动高度以下,更安全的方案可能是建立滑翔速度,直接向正前方迫降,或者稍微偏左或者偏右迫降;
如果选择180°返场,可能需要的高度超出大部分人的直觉;
返场使用大的坡度会导致失速速度增大,为了维持较大的速度,可能需要增加下降率;
转弯使用的坡度增加了阻力,而增加的阻力需要更大的下降率来补偿;
要考虑飞行员对故障的反应、识别故障性质、做出合适的决策、执行相应的决策,至少需要4秒时间。而往前飞4秒,回来就需要另外至少一个4秒时间。也就是可能有8秒的高度损失。
对于一个65kts的小飞机,安全转弯回来需要1316英尺。那么对于离地安全爬升速度大约至少是两倍的737或320系列来说,可能至少需要离地高度3000英尺以上。这个还需要大家飞模拟机时去验证,这些还不考虑风和重量的变化。
如果你是这架玉米地迫降的U6-178航班的机长,你会怎么做呢?你要考虑哪些因素?
第三个问题
松软场地迫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起落架放下好还是收上更好呢?
对于双发同时失效而又无法重新启动这样的问题,绝大多数飞机制造商都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可执行的操作程序,原因可能是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这种概率太小;其次就是逃避法律责任;还有就是高度、天气、特殊机场和地形等组合各种可能性太多,无法给出一个有操作性,或者说可执行的方案。这时候发生这种极端故障,就全靠机组,特别是机长的能力,尤其是机长的理论和经验来支持。
至于起落架是不是该放下这个问题,个人估计在U6-178航班双发失效时可能很难考虑到底是收上好还是放下好。因为失效时只有不到750英尺,起落架应该是刚刚收起来不久。机组要考虑识别发动机失效、决策场外迫降、选择迫降场、执行迫降、关闭发动机以及可能执行预防性灭火程序。对于只有几十秒钟来说,可能很难将所有的事情都完美考虑。
机组最最要考虑的不是纠结起落架要不要放下,而是怎么能在可控状态下将飞机以安全的姿态飞行,避开可能的障碍物、高压线等,迫降在玉米地里。
我们看看小飞机的理论是怎么说的,也许可以复习一点点基础理论知识。
对于在场外迫降,你的观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