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送孩子上学,路过高中,那里在高考封路需要绕行,很多家长在外面翘首以盼,希望自己的的孩子能够如愿以偿得取得理想的成绩。
前段时间一个老同学问我,说孩子成绩一直不太好,要不然高中毕业去学开飞机吧。。。说得好像真的是:“少壮不努力,长大开飞机”
回忆
昨天清理手机的时候,翻到10年前为了调取户口,在大学档案室复印的入学招录底稿,不禁回起了30年前高考的情形,因为是人生第一次重大考验,那个情形一直难忘,如昨日重现。
小时候,家在农村,姐弟4人,父亲的最大理想就是能有两个吃商品粮就行。
那时候国家实行双轨制。商品粮意味着有粮票,能吃饱饭。我们邻居家因为男孩多,经常到了收粮食的时候,真的就青黄不接了,没吃的,天天饿肚子干重活。
那个年代,农村孩子上学几乎是唯一的出路,只要考上哪怕是中专都是可以转商品粮的,所以初中毕业录取最高分是去(初)中专、然后师范、接着才是重点高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农村户口是不能考技校的,那是只有商品粮户口的特权。
两次辍学
所以才有了我初三第二学期辍学,因为只有应届生可以考中专,家里希望我第二年复读初三然后考中专。但是临到中考,又让我去参加中考,所以我辍学几个月后又去参加了中考。
考完了,成绩一般,上了普通中学的线,差10来分没有到重点中学的线,离中专和师范就更远了。
然后就上了普通中学,上了不到7天又辍学了,后来过了国庆节,家里联系转学到县里唯一的重点中学,到今天县里也就这一个重点中学。
当时一个年级有6个班,1-4班是考进来的,5-6班都是转学插班的,我因为进去的晚,报名的时候找到父亲的老朋友郭医生,他正在给2班班主任看病,就说插到你们班吧,然后就去了2班。。。
和飞行的缘分高中也有过,就是高三的时候有空军招飞,我去体检,还是那个郭医生校内初检的,第一关就把我撵走了,说我牙不齐。
其实都知道就是托词,因为我们学校一直指望我考清华或者北大,因为虽然我进校是转学插班的,但是到高三的时候每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包括高考大军全校那10个补习班,那时的10个补习班收集了全县所有的补习资源,创造了但是全校90%以上的升学率,应届生考上的人数没有他们一个零头多。那时候(高)中专、大专都算考上,都转粮(粮油关系)转户(户口)。
高考那天,很热,因为不能在本校考,去了另外一个中学,住在父亲同学的贸易货栈,考试倒也顺利,考完两天在学校出答案,然后大家估分填志愿。
填志愿
填志愿的时候会参考前几年的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那时候资讯非常不发达,都是靠学校的手抄和印刷的资料。
我的志愿不是我写的,因为我的字比较难看,班主任帮我写,他对我一直特别好。
在择校的的时候,按照估分,分数比全国所有的大学的前几年录取线都能高出10-20分,所以选择的时候就是挑学校的问题。军校首先被排除,而当年有亚运会在北京,还有XX的原因,北大和清华都改成了5年制,进校先进行一年军训。
从小到大我都没离开过西安,内心还是很叛逆的,所以一个陕西的学校都没选。
想来想去,不考虑去北京,就让班主任帮我填了复旦大学生物物理专业,而我们中学的北大和清华梦也就这样碎了。
飞院曾经是选项
通常第一批重点大学填3个,本科填3个,专科填3个,还有中专师范等等,其他的学校我不记得了,但是我记得我就填了一个大专“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好像是管制专业。后来我还真去了飞院读了半年书,那是大学毕业以后了。
填完志愿回到家,家里问我填了哪里,我开始一直不想说,后来说报了复旦。
父亲转头去了县里,因为父亲那时候也在教委系统,就找招办把我的志愿申请表拿回来了,还拿了一份空表给我,说你重新填吧,不能出省,就在西安找个学校吧。我是家里独子也才16,还没过17岁生日,太小,不能一个人出远门。还有就是那时候我二姐已经在西安工作了,可以照顾。后来也体会到家里也确实负担不起。
没办法,我又去了趟学校,然后又找了班主任,重新帮我改了志愿,将第一志愿填了“西安交大”。
高考成绩出来了,和我估计得差不多,还是第一。那年陕西省重点线505,清华和北大录取线是530和535,我考了564分,上了“西安交大”。
后来大学毕业后才被招飞,离开陕西。
被低估的老牌名校
不过“西安交大”并不差,当年从上海迁过来的时候是70%的老师,绝大部分设备、图书,54、55级80%的学生,和56级所有学生。具体可以参考“交大西迁”。
在80年代末期的全国52所工科院校排名中,西安交通大学也仅仅只比清华差,全国排第二。
最后,欢迎报考西安交通大学,一个有125年历史的老牌正宗大学!
PS:至于我家的姐弟4人,那时候家里条件太差,供不起全家孩子读书,老大出嫁早,留在当地,老二现在在日本,是西日本有名的音乐人,偶尔在当地大学代课。老三在日本留完学工作几年后去了德国,精通日语、德语和英文,偶尔在当地中文学校教书。
至于我,来来回回一直都在国内、或者国外!
0
推荐